教學周
本網訊(瑪麗女王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5月12日至1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Tim Hunt教授應邀來校交流訪問,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推動學校學術創新與人才培養。
5月12日上午,Tim Hunt教授見面歡迎會在辦公樓舉行。南昌大學校長陳曄光院士、副校長平衛英出席見面會。
見面會上,陳曄光系統介紹了學校學科布局與國際化成果,并為 Tim Hunt教授頒發榮譽證書,期待其以國際視野為學校“十五五”規劃中卓越的“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提供戰略指導。Tim Hunt教授與陳曄光親切交談,暢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表達了幫助南昌大學高等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愿。
5月12日下午,Tim Hunt教授與南昌大學專家學者座談會在瑪麗女王學院會議室舉行。與會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分享了一系列前沿且富有深度的研究成果。Tim Hunt教授與大家圍繞心血疾病治療、衰老機制研究等話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座談會為南昌大學在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對推動該領域的科研發展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5月14日上午,Tim Hunt教授應邀做客“前湖講堂”第三十期,以“What Does It Take To Be A Scientist?”為題作學術報告,副校長聶少平主持。報告中,Tim Hunt教授回顧自己童年對科學的熱愛、劍橋求學及愛因斯坦醫學院博士后經歷,重點講述了70年代在伍茲霍爾實驗室從事海膽等研究的經歷以及1982年發現細胞周期蛋白的過程。互動環節,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踴躍提問,Tim Hunt教授認真傾聽,耐心解答。
5月14日下午,Tim Hunt教授來到醫學科技創新中心參觀,詳細了解學校科研設備運行情況及在醫學研究中的應用成果。在走訪生物醫學測試中心以及PI實驗室過程中,Tim Hunt教授與實驗室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研究方向、技術突破及團隊建設情況。期間,他對南昌大學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環境表示高度贊賞。
5月15日上午,Tim Hunt教授做客“瑪麗博雅大講堂”,為400余名本科生代表作勵志講座。他以“My Life in Science”為題,從科研的本質——“發現新事物”出發,結合自身科研經歷,為大學生解析了科研道路上的幾點關鍵因素: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勇于嘗試的創新精神、舍我忘己的奉獻精神。同時,他告誡同學們在科研道路上要腳踏實地,夯實所學知識,切勿好高騖遠。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積極提問,向Tim Hunt教授請教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難題,Tim Hunt教授結合自身經驗逐一解答,為大家提供了更加新穎的角度與方法,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Tim Hunt教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1—2011年任英國癌癥研究中心克萊爾霍爾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011年至今任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榮譽科學家,2016—2022年任沖繩科學技術研究所客座科學家。Tim Hunt教授主要從事細胞周期調控研究,由于發現細胞周期中的關鍵調節因子,與Lee Hartwell和Paul Nurse 共同獲得2001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審核:許航、涂金鳳、朱文芳、徐翰
Copyright (c) 2014-2022 Nan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贛ICP備20001624號-1網備36010802000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