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集团官网-太阳城官网

教學周

門戶系統 學生 教師 校友 考生 VPN 郵箱 圖書館 EN

首頁

首頁 / 媒體關注 / 正文

【高校思政網】思政精品案例|南昌大學:“微言大義”推進高校自強文化育人體系構建

作者:時間:2025-02-01
攝影 單位

編者按:近日,高校思政網策劃推出“思政精品案例專欄”,邀請項目入選高校圍繞理論武裝、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實踐育人、網絡育人、隊伍建設等將典型做法總結凝練為工作案例并面向戰線宣傳展示,以先進經驗示范帶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總體提升。其中,2025年1月31日推出我校入選思政精品案例:“微言大義”推進高校自強文化育人體系構建。詳情如下:

“微言大義”推進高校自強文化育人體系構建

2016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考察期間,專程來到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看望師生,并寄語青年學子:“希望當代大學生珍惜韶華,把學習成長同黨和國家的事業緊緊聯系起來、同社會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結合起來,用青春鋪路,讓理想延伸。”立足百年校史,南昌大學形成“愛國、自強、創新、唯實”的大學精神和自強精神底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南昌大學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南昌大學錨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建設和繁榮校園自強文化,協同校內相關部門、聯動校院兩級,逐步構建和完善“微言大義”校園思政文化育人體系。

四“微”一體激發思政活力

聚焦“言”,突出“微”,體現“大義”,以微課堂、微媒體、微賽事、微實踐為切入口,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利用多元形式,形成了學校自強文化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有力探索,是打造具有南昌大學特色的校園文化育人品牌的有益嘗試。

微課堂以學校黨團微課活動為載體,從“微”處發力,從“課”上發力,從“實效”發力。發動學校48個基層團委、1900個班級和團支部,在全校40余個基層單位搭建黨團微課堂交流展示平臺。項目實施4年以來,學校院級系列微課賽事平臺共開展了校院兩級賽事近300場,產生作品超1500件、直接參賽逾5000人次,共覆蓋4.2萬人次。《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宣傳報道30余次。

80596d621bdc4cbe991e85dc16f05a5c.jpg

2023年“青春開講”暨五四表彰大會

微媒體依托“南昌大學團學時空”新媒體平臺矩陣和校院兩級團屬新媒體,推出網絡思政專欄,讓思政工作更加符合青年喜好特點。“時習之”“香樟青年說”等網絡思政專欄品牌共推出推文100余篇,“香樟青年說”專欄已有20余位青年教師在發表筆談文章合計3萬余字,打造具有南昌大學特色的網絡理論學習交流平臺。

f041f2bca962469ea2106837e71eef35.jpg

南昌大學團學時空“香樟青年說”思政專欄

微賽事是推動學校青年學子將自強精神內化為自身認同、并進行再傳播的重要途徑和平臺。校團委積極開展校內各項“小賽事”,組織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國家創新發展的“大賽事”中,并參與“挑戰杯”等各項全國性的賽事。在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3項,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7項,取得歷史性成績。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在省賽階段,學校獲特等獎8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團體總分在江西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捧得大賽最高集體榮譽——“挑戰杯”。

99c6e826adf54a099c17d1f28d77adf6.jpg

2023年微光音樂節

微實踐聚焦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圍繞“信仰筑夢之旅”等社會實踐品牌,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理論—實踐—理論”的育人循環。近三年共打造20余個品牌項目、23個志愿服務基地、45個校院志愿服務隊,組建423支社會實踐隊伍,全校數萬名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社會實踐中,覆蓋百萬余人次。學校連續3年獲評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社會實踐工作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青年報》、央廣網等媒體宣傳報道。

dfb792648feb460eb7e6d0cff3addb18.jpg

“天山雪”暑期社會實踐隊

四“微”一體凝聚育人實效

師生滿意、參與廣泛,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師生中”。“書記帶頭講、師生合作講”等關鍵舉措與微賽事相結合,擴大微課活動參與度與覆蓋面,形成濃厚育人氛圍,讓黨的創新理論更深入地“飛入尋常師生中”。以微課活動為例,每年覆蓋學校34個基層單位、1900余個班級與黨團支部,產生1000余件微課作品,學校4萬余名團員青年在“青春微言”中接受教育,匯聚起校園思政微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由聽到講、師生齊講,培育自強文化的“播種機”和“宣傳隊”。面對傳統思政教育中“老師做,學生被動接受”的痛點,微課堂中的青年宣講團、微媒體中的“香樟青年說”等項目將青年大學生轉為思政主體,主動參與到校園思政工作中。一方面,讓青年學生走上校園文化建設的“第一線”,讓學生這一傳統意義的受教育者實現“翻轉”、走上“教育者”崗位,成為校園文化的“播種機”和“宣傳隊”;另一方面,師生共同構成思政工作的核心主體,通過教師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傳幫帶”,既使得宣講隊伍進班級、進社團,又發揮朋輩引領作用,提高青年學生參與思政教育的積極主動性。

堅定理想、服務成長,自強文化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好幫手”。圍繞青年成長發展和學業就業中的困難和問題,學校積極開展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幫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創業幫扶計劃、大學生就業引航計劃、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等推動學生成長就業,開展全方位精準幫扶,滿足畢業生個性化需求,融入學校自強文化育人體系中。在各項政策措施下,學校就業局勢總體保持穩定,其中有就業意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00%實現就業,助推有意愿就業的畢業生100%就業。

知行合一、關注社會,打好自強文化實踐育人的“組合拳”。項目注重社會實踐對于思政育人的效用,強調思政微課與實踐的結合,以社會為訓練場、以實踐為強化劑,服務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服務社會需要。其中,微課堂項目團隊主動將黨史理論帶出校園、對接基層,切實打造黨史微課的“直通車”、形成實踐教育的“大課堂”。微實踐方面主動瞄準暑期活動的“自由度”,發揮假期學生的“滲透性”,以“信仰筑夢之旅”為品牌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和動員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投入到家鄉的社會中、投入到我國各地的實踐中去。近三年,項目榮獲國家級榮譽9項,省級榮譽19項,11名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南昌大學“稻漁工程”團隊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南昌大學團委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3人次獲評“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全國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榮譽。

四“微”一體激發育人新思路

一是要充分激活青年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要積極引導青年學子主動走上微課講臺,走上社會實踐平臺,讓青年這一傳統意義的受教育者實現“翻轉”,變成實踐的親歷者,促進青年學子更加主動地自主學習、消化和吸收先進理論,實現“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都在項目過程中有所得、有所獲,進一步激活青年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二是要充分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政教育。青年作為網絡參與的主體,網絡已融入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注重在網絡場域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充分重視新媒體平臺的構建、運用各種數字化技術,掌握青年人的喜好,以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思政教育,強化青年在思想政治引領上的先鋒榜樣作用。

三是要充分運用多種表達形式激活賽事育人功效。要注重以多元賽事形式調動青年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設置主體性突出、主題性聚焦、人人可參與、針對性較強等微賽事和競賽式活動,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全方位開展思政教育,達到以賽促學、以賽檢學、以賽展學,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四是要充分運用社會實踐加強理論與實踐銜接。要加強對于各種思政育人資源的整合運用,加強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對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融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到實踐的有效過度與銜接,系統化體系化推進和實現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全覆蓋。讓青年在利用自身所學知識、能力投入到社會實踐的同時,將習得的理論成果帶到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于科學理論的理解,形成“理論—實踐—理論”的育人循環。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KVVjm_nrj47kSPZA2wf5YQ

審核:邱曉怡、許航、涂金鳳、劉水龍


波音平台| 發中發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星期8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伟易博百家乐娱乐城 | 百家乐不锈钢| 百家乐真人荷官| 好用百家乐官网软件| 海王星线上娱乐| 百家乐园鼎丰娱乐城| 蓝盾百家乐具体玩法技巧| 百家乐官网的分析| 黔南| 小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24山向吉凶| 太阳城娱乐城88| 百家乐群的微博| 澳门百家乐实战| 澳门百家乐官网小| 366百家乐官网赌博| 皇室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总玩百家乐官网有赢的吗| 三公百家乐官网玩法| 大发888官网注册送58| 网络百家乐怎么作弊|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到65688| 广州百家乐官网牌具公司| 个旧市| 八大胜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庄闲和概率| 百家乐官网破解的方法| 大发888娱乐场金沙| 玩百家乐技巧博客| 百家乐官网赔率计算| 娱乐城注册送奖金| 大发888 真钱娱乐平台| 百家乐投注五揽式| 娱乐城注册送奖金| 大发888游戏代充省钱技巧| 冠赌球网| 顶级赌场官方直营| 明升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