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周
本網訊(生命科學學院)骨骼肌是人體占比最大的器官,在維持運動功能和代謝調節(jié)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肌會發(fā)生肌肉萎縮,當萎縮到一定程度即出現肌少癥。肌少癥屬于老年綜合征,其特點是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的逐漸下降。通常在人體40歲左右開始顯現,并在75歲左右后加速進展。肌少癥對老年人群健康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包括虛弱、摔倒甚至殘疾。
常說“千金難買老來瘦”,認為減輕體重就會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風險。殊不知多數老年人變瘦并不是因為脂肪減少,而是骨骼肌的減少,患上了“肌少癥”。
目前臨床上尚無針對肌少癥的藥物,改善肌少癥的有效方法是營養(yǎng)和運動相結合的干預模式:營養(yǎng)干預包括增加蛋白質攝入以及補充維生素D;運動干預包括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等。另外,包括卡路里限制、生酮飲食等飲食方式也是延緩肌少癥的潛在策略。雖然生活方式干預對改善肌少癥有效。但其機制仍不清楚。
南昌大學人類衰老研究所的向陽研究團隊發(fā)現卡路里限制、生酮飲食、中高強度運動等干預都會產生一種關鍵的小分子——β-羥基丁酸(β-HB),進一步研究發(fā)現β-HB的生成能力與肌肉質量呈正相關,而且β-HB生成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外源補充β-HB能夠逆轉老年小鼠的肌肉質量下降,從而改善運動功能。增加內源性β-HB的生產能力也可以改善老年個體的運動功能。在生物學機制上,β-HB對骨骼肌的保護作用是通過組蛋白β-羥基丁酰化(Kbhb)修飾,調控基因表達來實現的。β-HB通過增強線粒體途徑相關基因的表達并改善線粒體功能,從而發(fā)揮保護作用。抑制組蛋白Kbhb會消除β-HB在肌少癥中的保護作用,這為β-HB和組蛋白Kbhb在逆轉肌少癥中的有益作用提供了有力證據,表明靶向β-HB生產和/或Kbhb可能成為解決與年齡相關的肌少癥的潛在治療策略,這對于不宜運動的高齡老年人群尤其重要。
附圖:β-HB和組蛋白Kbhb作用機制示意圖
2024年7月31日,該研究成果發(fā)表于衰老研究領域經典雜志Aging Cell(DOI: 10.1111/acel.14284)。文章題目:“Histone β-hydroxybutyrylation is critical in reversal of sarcopenia”。 博士后王齊權等為本文第一作者,向陽教授和田小利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編 輯:徐 翰
責任編輯:許 航
Copyright (c) 2014-2022 Nan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贛ICP備20001624號-1網備36010802000198號